時時彩贏錢秘訣-丹麥首相就撲殺水貂道歉
從“六穩”到“六保”,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從“六穩”到“六保”,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楊志勇 2020年06月28日08:16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從“六穩”到“六保”,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六保’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證”。“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六保”與“六穩”相互統一,相輔相成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這是中央首次提出“六保”。2018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針對的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六穩”是在“變中求穩”,是穩定經濟之需。後來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多次結合不同的宏觀經濟形勢,如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有效應對經貿摩擦,強調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六保”與“六穩”是密切聯系的。從“六穩”到“六保”凸顯了底線思維,做好“六保”工作,“六穩”才有扎實的基礎。穩中求進是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只有“穩”了,才能進。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穩”,而基礎工作在“保”。“六保”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衝擊的背景下提出的,是解決短期突出問題的重要措施。“六穩”與“六保”一脈相連,如二者都將“就業”作為首要工作,“六穩”的第一項是“穩就業”,“六保”的第一項是“保就業”。 保居民就業: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與有針對性的就業政策 以經濟增長保居民就業。保居民就業位居“六保”首位,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到社會穩定。近年來,國內外經濟環境日趨復雜,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促進就業帶來一定挑戰。從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來看,2020年3月份與2月份相比有積極的變化,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但經濟增長的復雜形勢決定了我們不能看輕就業問題的嚴重性。 經濟增長與就業密切相關,越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吸納的勞動力越多。近年來,我國強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是希望讓經濟增長吸納更多的就業,讓新增就業崗位能夠滿足新增就業人員的需要。可以說,保居民就業,實現充分就業目標,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推動經濟增長。 我們要看到保居民就業的有利條件。中國正處于勞動力供應的“劉易斯拐點”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勞動力供應在減少,勞動無效供給時代正在逐漸成為歷史。這意味著只要是勞動力,在市場上找到工作機會的可能性就很大。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力供應不足是總量問題,大趨勢也是如此,結構性失業和週期性失業增加了保就業的壓力。中長期就業形勢說明提供就業崗位的韌性,現在要做的是克服短期的困難。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正有序進行,其中釋放出來的一部分勞動力,由于知識結構和勞動技能不能很快地適應新產業的需要,未能實現再就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就業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