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買債券-新疆喀什啟動一級響應 作者:北京賽車PK10娛樂城 2020 年 11 月 8 日 2019年世界局勢:亂與治的較量 12月1日,英國倫敦,怎麼買債券法醫在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的倫敦橋上進行調查。 新華社/美聯 1月4日中國第5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開展武裝護衛訓練。 朱曉楠攝 (新華社發) 4月12日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用無人機拍攝的點亮燈光的蓮花塔。這是中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合作項目。 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9月5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新疆喀什啟動一級響應造成10名平民死亡、42名平民受傷。圖為北約聯軍士兵查看襲擊現場。 拉赫馬圖拉·阿裡扎達攝(新華社發) 12月20日航拍的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專用鐵路工程線路。該鐵路專用線是建設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海口和“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耿玉和攝(人民圖片) 2018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曾強調,未來10年,將是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10年,是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加速演變的10年,是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的10年。 作為這關鍵10年的第一個年頭,百利沙娛樂場2019年于世界而言,既是變亂交織、挑戰上升的一年,也是潛藏機遇、求新求變的一年。在這一年,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之爭更加尖銳,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逆流湧動,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四處橫行。也在這一年,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全球化和多極化依然在曲折中負重前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破繭而出。 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年的世界,變化不可阻擋,潮流沒有改變。隨著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即將開啟,如何處變不驚、應勢而為?回望2019,我們或許能從中獲得啟發。 低迷 保護主義危及世界經濟增長 臨近年終,各大國際機構陸續交出2019年世界經濟打分表: 世界銀行報告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從年初的2.9%下調至2.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創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經濟合作組織(OECD)作出相似判斷──今年全球GDP增長率將降至2.9%,是近10年來最低水平。 “低谷出現在今年年中。上半年,作為歐洲第一經濟體,德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僅為0.4%;新興經濟體中,印度經濟增速僅5.4%。這是之前外界沒有預料到的。當然,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性還是來自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2019年,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抬頭。專家指出,美國自去年以來主動挑起各類經貿爭端,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進軍中國迄今已和中國、歐盟、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發起多場貿易衝突,且衝突均呈現持續波動升級的態勢,並向其他經濟體蔓延。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由此而生。 如IMF官網刊文所言,貿易壁壘增加及相關不確定性上升給全球商業信心和經濟活動帶來壓力。面對耐用品需求疲軟,企業縮減工業生產,全球貿易減緩到停滯狀態。 OECD官網也刊文指出,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崩潰的進出口增長再次急劇減弱。貿易爭端為全球貿易帶來不確定性,並拖累投資。 “經貿關系一旦緊張,各經濟體就會自衛式地縮小進口作為應對。今年,全球總需求不足,貿易和投資這兩駕馬車都不給力。”陳鳳英指出。此外,經濟問題政治化是今年出現的一個明顯特點。“隨著一些國家國內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上升,政治家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在部分經濟決策上猶疑不定,這也對經濟增長有所影響。” 不過,美國大選開票中烏雲背後仍有光亮可尋。 今年下半年,美聯儲、歐洲央行以及多個新興市場的中央銀行紛紛下調利率。在IMF看來,這些有力行動避免了更為嚴重的經濟下滑。 與此同時,賓果賓果越來越多國家選擇維護自由貿易和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以此對衝風險、謀求增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取得重大突破、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自貿協定完成“馬拉鬆式”談判,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一系列多邊經貿合作成果為世界注入信心。 “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慢慢企穩。12月中旬,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也讓世界定了心。”陳鳳英說。 這一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開始進入5G商用部署階段。創新驅動、合作共贏的發展前景日漸清晰。這讓人們在展望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時多了一份期待。 考驗 單邊主義嚴重衝擊國際秩序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深刻調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對比走向均衡。這種“變”在2019年更為明朗。 縱觀西方發達國家,這一年,“亂”似乎成為常態。 美國繼續任性“退群”:8月,完成退出《中導條約》的程序;10月,宣布退出萬國郵政聯盟;11月,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一系列“退群”行為給世界帶來極大不確定性。 歐洲麻煩重重。英國“脫歐”久拖未決,分離主義在英國國內乃至歐洲多國都有抬頭之勢;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阻力;難民危機、經濟問題、民粹主義等諸多壓力疊加。 這一年,盟友之間頻繁“對嗆”。美歐在北約軍費、對俄關系等問題上分歧難彌;美日韓因為軍費分攤問題嫌隙加深;七國峰會草草了事,成果寥寥;美國宣布對歐盟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後,又擬對法國數字稅展開關稅報復。 “今年,西方國家內部運行機制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與此同時,美國將‘美國優先’政策推向極致,不願承擔過多責任,新疆喀什啟動一級響應由此導致盟友關系惡化。”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向本報記者分析稱。 反觀發展中國家,這一年,景象截然不同。在各大國際舞台上,發展中國家的角色更加多元、聲音更加響亮。 2019年,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成員國共簽署22份文件,實現了對重點領域合作的全覆蓋;金磚國家領導人巴西利亞會晤上,金磚五國承諾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擁有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有望在2020年正式簽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自貿安排呼之欲出;“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員,截至今年11月,已有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97份政府間合作協議。 “自2008年以來,不少發展中國家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引進外資,運用先進技術,經濟表現亮眼。在此基礎上,2019年,發展中國家國際影響力進一步上升。”袁征說。 為何西方國家齟齬不斷,發展中國家卻能攜手前行? “不同于西方習慣找敵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一直在真誠交朋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一語點明其中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從年初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成員,到年底法國以主賓國身份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而不同、合作共贏、美美與共的東方魅力在這一年吸引越來越多西方發達國家“向東看”。 “共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趨勢所在。所謂變局並非壞事,發展中國家的力量上升將使國際力量對比更加均衡,這也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和潮流。”蘇曉暉說。 挑戰 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 2019年,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蔓延,國際治理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 中東這個“火藥桶”依舊爆點頻現:美國一手力推“世紀協議”未給巴以問題帶來和解曙光,反而激發地區矛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拉迪雖死,但敘利亞局勢依然前景不明;伊拉克多地爆發示威抗議活動,總理辭職加劇局勢動蕩;也門內戰砲火未熄,沙特領導的阿拉伯多國聯軍又與也門“胡塞武裝”打得不可開交…… 再看拉美,始自年初的政治危機以及不斷加碼的經濟制裁還在困擾委內瑞拉,智利、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國又相繼深陷政治鬥爭激化、治理難題凸顯的窘境。 非洲同樣隱患不斷。薩赫勒地區安全局勢依然嚴峻,人口販運、非法武器交易、毒品、走私、難民等跨境問題交織出現;南蘇丹過渡政府組建期限一再推遲,人道主義危機不斷加劇…… “2019年,中東整體安全局勢沒有發生根本性好轉;一些拉美國家經濟稍有風吹草動,便產生全局性混亂;非洲不少國家也仍存在局部衝突。”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向本報記者指出,除了這些顯性、局部的安全熱點之外,怎麼買債券一些隱性的安全挑戰也在這一年顯露苗頭。“美俄關系持續緊張,美歐裂痕不斷擴大,俄歐矛盾依然存在,這些都是能夠影響國際安全局勢的全局性問題。” 此外,隨著美國正式宣布退出《中導條約》,全球軍控處于危險邊緣。“目前看來,軍備競賽尚未真正出現,但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確給全球軍控體系帶來極大衝擊。未來,一些國家可能因此調整本國以及在所處地區的防務戰略。”李偉說。 恐怖主義的陰霾在2019年並未散去。 從年初的新西蘭清真寺槍擊案,到年末的英國倫敦橋恐襲事件,接二連三的“獨狼”式恐怖襲擊一次次給西方國家敲響安全警鐘。 在部分發展中國家,恐襲更是首要安全挑戰。1月,索馬裡恐怖組織“青年黨”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接連制造兩次恐襲;4月,造成超過250人死亡的連環爆炸案,將斯裡蘭卡拖入為期4個月的全國緊急狀態;8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分支宣布對致使80人死亡的喀布爾婚禮爆炸事件負責…… 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科科夫稱,2019年,全球發生的2000多起大型恐怖襲擊導致超過9000人死亡。 “今年,發達國家遭遇的恐襲以‘獨狼’式為主。這些國家監控措施相對嚴密,恐怖分子主要通過宣揚極端思想,促使個體激進化後發起恐怖活動。而在南亞、東南亞、中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恐怖主義滲透態勢沒有停止,內外勾結的大規模恐怖活動頻繁發生,並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李偉說。 主流 和平與發展仍是共同追求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變局之中,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沒有改變,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仍是國際共識。 這一年,對話協商是解決爭端的主旋律。 為解決朝核問題,各方持續呼籲珍惜來之不易的半島對話緩和局面。多方努力下,雖然美朝元首兩度會面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但與以往劍拔弩張的局面相比,今年美韓軍演縮減規模,朝鮮也未關閉對話大門。 為解決伊核問題,中、俄、歐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在美國“退約”之後,英、法、德、中、俄、伊六國代表今年多次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磋商,一再強調支持伊核協議,力保伊核問題避免“失控”。 為推動敘利亞政治進程,由敘利亞政府、反對派和民間人士代表組成的敘利亞憲法委員會今年正式啟動,開始就憲法改革事宜展開工作。雖然困難重重,但憲法委員會組建本身就可被視為敘利亞政治進程的一個良好開端。 “2019年,雖然國際社會熱點頻現,但各國都明白,動武不符合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通過和平、對話和政治方式解決問題才是正道。”袁征說。 這一年,多邊合作是國際社會的普遍訴求。 年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呼籲,國際社會在新的一年繼續攜手努力,共同應對全球性的威脅與挑戰。“當國際社會進行有效合作時,全世界都將成為贏家。” 年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上,世界主要經濟體領導人深入交換意見,努力化解分歧,在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發展數字經濟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 年末,面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因個別成員阻撓而“停擺”,中國與115個世貿組織成員提交了關于啟動上訴機構遴選的提案,聯合歐盟等40個成員提交了關于上訴機構改革的提案,各方力量持續推動相關問題解決,維護多邊機制的重要支柱。 “2019年,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逆風再起的背景下,國際社會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努力持續不斷。”蘇曉暉指出,這中間,中國力量不可忽視。“中國始終致力于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應對地區或全球熱點,中國有原則、有作為、有擔當,總能在關鍵時刻堅定立場、一鎚定音。”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古特雷斯談及中國的國際擔當,任你博評價不吝贊美之詞,稱中國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主要參與者,也是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支柱。 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相互交織。2019年,在變局中摸索尋路的世界,因為中國擔當、中國方案以及“中國之治”而有了更多前行動力。 “印度企業十分看好中國這個大市場,希望更多印度企業抓住中國市場的歷史性機遇。”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總幹事阿傑·薩海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印中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中國日益成為印度商品出口主要目的地。 印度各方積極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一個側面印證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除了派代表團參加,印度政府還組織上百家企業參會,涵蓋工業、旅遊等領域。在薩海看來,隨著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各國都不想錯過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24小時自助花店兩年沒丟一盆花越來越多印度企業到中國尋找發展機會。“現在,往返于印中兩國之間的航班幾乎天天爆滿,絕大部分人都是去中國。” “在國際貿易領域,任何一家企業選擇伙伴,首先會考慮營商環境和市場潛力,這正是中國的優勢。”中國消費市場的開放和需求的多樣化讓薩海印象深刻。他介紹道,近幾年印度政府實施“印度制造”計劃,不斷改善產品出口結構,翻攤規則從傳統的以農產品和鐵礦石等原材料為主,轉變為開始涉及機電、電子等中高端制造業。中國和印度的產業具有很強互補性,印度企業希望通過開拓中國市場來促進印度產業提質升級。2018─2019財年,印度對華出口實現快速增長,目前出口總額約為170億美元,出口產品包括大米、水果和蔬菜等產品,未來希望向中國出口更多藥品、汽車零部件等。 “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吸引著印度企業。”薩海認為,越來越多印度企業看好中國市場,走進中國成都、昆明、上海等眾多城市。“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來印度,帶來印度需要的技術、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未來,兩國經貿合作必將擁有更多動力、更廣平台,實現穩步增長。” (本報新德裡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