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開獎號碼走勢圖表-男生表白不成捅死女同學改判死緩
一攬子舉措待發 長江經濟帶蓄勢新發展 四年成效亮眼 綠色發展為萬裡長江注入新活力 一攬子舉措待發 長江經濟帶蓄勢新發展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即將四週年之際,上海、江蘇等沿江11省市紛紛曬出成績單,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各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共抓大保護格局進一步鞏固,創新綠色發展為萬裡長江注入新活力。2020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迎來成效檢驗關鍵之年,《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在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等方面還將醞釀推出一攬子新舉措,一條激蕩發展新動能的黃金經濟帶正浩蕩前行。 被譽為“金腰帶”的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部,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和貴州11省市,人口和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均超過40%。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2016年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以及2018年4月在武漢召開的座談會,系統謀劃重大舉措,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 四年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生根發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長江經濟帶工作力度最大、解決問題最多的一年: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作為重中之重,緊盯問題清單,有力推進長江岸線清理整治。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中下旬,163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115個;沿江11省市累計搬改關化工企業958家,其中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的化工企業有44家;搬出和轉移禁養區內的水產養殖規模達178.9萬畝;已有579座尾礦庫完成閉庫…… 如今,長江一些重要生態指標呈現積極變化,區域經濟發展步伐更加穩健,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兩岸完成造林綠化1318萬畝。2019年1至11月,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5%,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劣V類比例為1.2%,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佔比持續提升。 以湖北宜昌為例,破解“化工圍江”,對重化工污染企業“關改搬轉”,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是宜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截至2019年底,宜昌累計關停化工企業38家,52家就地改造企業完成技改項目59個,18家搬遷入園企業完成搬遷項目開工建設,7家企業轉入非化工項目。 2019年1至10月,宜昌市規模以上化工企業80家,完成工業總產值625.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精細化工產業比重佔到35%,較2016年提高21.8個百分點,化工產業進入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循環化、國際化發展。 四年來,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