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費城76人-中超
上市公司推進出口轉內銷 內需紅利逐步釋放 自國辦發布支持出口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來,江蘇、廣東、浙江等多地出台了系列舉措,積極幫助外貿企業轉變思路出口轉內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與上一次不同,此次推進“出口轉內銷”工作力度更大、措施更全面。出口轉內銷不僅服務于國內消費升級,也有利于促進內外貿有效貫通,企業“兩條腿”走路。但也需要看到,強調國內的大市場優勢並不意味中國市場大到可以容納出口型企業的所有產能,轉內銷的產品需要能夠挖掘國內市場的增量空間。 從多地稅務部門監測的外貿企業增值稅開票數量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成效已經顯現。目前不少A股上市公司已經積極採取措施,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記者也注意到,迅速反應、“掉頭”國內的外貿企業主要集中在消費、通信設備制造、電機制造等行業,且此前已經有一定國內市場的經驗積累。 多地助力外貿產品 出口轉內銷 7月25~27日,“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在杭州、重慶和西安三地舉行。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內需求正加快釋放,為外貿產品轉內銷提供了機遇。舉辦“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活動目的就是發揮步行街品牌集聚、渠道融合的組織作用,搭建內銷渠道和平台,精準對接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6月22日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配以十條措施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文件精準定位解決出口轉內銷的“國內外標準不一”、“設計能力、技術研發能力不足”、“銷售渠道建設不熟悉”、“品牌培育週期長”、“小微起家,資金不足”等難點痛點出招,提振了外貿企業的信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與以往不同,此次是由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同時文件對出口轉內銷進行了全方位的政策安排。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處長、研究員陳麗芬也認為,此時和彼時不同的是,電商發展迅猛,線上批發崛起、消費者大數據沉澱、直播等模式興起,外貿企業依託電商平台,在出口轉內銷的路上會走得更快、更順一些。 據記者觀察,《實施意見》發布之後,廣東、浙江、江蘇等多個外貿大省迅速採取了系列舉措,主要包括出台相關政策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開展出口商品巡展、開拓線上銷售渠道、開展內銷相關培訓等多方面。廣東稅務部門除了輔導企業正確梳理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外,也為其開通了出口退稅綠色快速通道。珠海稅務部門通過對該市出口貿易類企業的發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篩選出銷售額下滑嚴重的企業,